博古架是一种在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,是类似书架式的木器,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,格内陈设各种古玩、器皿,故又名为“十锦槅子”、“集锦槅子”或“多宝槅子”。其每层形状不规则,前后均敞开,无板壁封挡,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。博古架上可摆放一些玉器、陶瓷、瓷器、鎏金等饰品。
博古架始于北宋宫廷、官邸。最初,只是安放在大庭,之后在上层社会逐渐流行,特别是明代。博古架进入有文化的、殷实的大户人家之后,博古架也就从大庭、客厅逐步进入内厅和书房。
博古架步入普通人家后,体制因室制宜,逐渐开始“减肥”。小者盈尺,可置于桌案之上作为摆件。一般文人雅士书斋内的博古架以精致见长,安放的古董不一定很名贵,但都是精致雅观的物件。
博古架的取材,早期是用松木、楠木;后来改用榉木、酸枝木、花梨木、抽木、红木、紫檀木,甚至竹子。
明式的多用黄花梨,色泽较浅,木纹明显;清式的多用紫檀木、鸡翅木,色泽较深;如今的博古架更要求简洁轻便,比较流行选择竹子。
博古架大多为紫光檀所造,硬度极高。当然,红酸枝也是大多数人偏爱的材质。作为当今流行的款式,竹制的博古架简约而不失传统,创新却又贴近现代人的家居与茶室搭配,色泽沉吟且含蓄若斯,纹理细腻且质感光华,受到人们的喜爱。